文化中国行·立秋 | 暑气蒸腾盼秋意,瓜果盈枝开渔忙
伴着热与雨的连绵,
我们步入了立秋节气。
需知“立”乃开端,
“秋”指禾谷成熟,
“立秋”是丰收序曲的前奏,
而非凉秋已至的宣言。
暑热带来降雨频至,广州市民撑伞出行。
立秋有三候:
一候凉风偶拂面,
二候白露凝草尖,
三候寒蝉鸣枝间。
此时全国仅西北、东北初染秋意,
而岭南依旧是盛夏主场,
湿热焖灼感仍在延续。
广东清远连州市西溪河的晨景,云雾蒸腾。南方拍客 罗敏 摄
暑热暂未消,何处觅清凉?
广东绵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:
碧海银沙,海风飒爽,
趁着暑假,找个晴日,去海边漫步,
让海风吹去浮躁,留下幸福的倒影。
广东植被茂盛,山林间更有清幽:
群山峡谷、森林湖泊、飞瀑流泉……
多彩景观织就绿美画卷。
广东珠海情侣路,小朋友在沙滩上玩耍。南方+记者 钱文攀 摄
城市街边则另藏秋意。
朱槿花在篱边艳艳绽放掌上世界,
紫薇花于枝头灼灼盛开,
呼应着
“槿花篱下占秋事,早有牵牛上竹来”
的立秋诗境。
广东肇庆封开县江口街道府前路,一场与紫薇花的浪漫邂逅正悄然上演。来源:封开发布
秋序未临,何故农稼忙?
岭南的秋,
将在稻浪与渔火的交织中,踏歌而来。
农谚有云:
“莳田莳到立秋,有莳无收”,
农时金贵,农民们又要忙碌起来!
早稻陆续归仓,晚稻抢时插秧,
为丰收埋下踏实的伏笔。
在广州番禺区石碁镇,人们利用插秧机抢插晚稻秧苗。来源:番禺融媒
而南海之滨正酝酿更大的盛事
——开渔的号角将在8月16日吹响。
阳江闸坡、湛江硇洲的渔港内,
桐油气息混杂海腥味,
渔民紧修船、忙补网,
为新一轮踏浪争“鲜”做准备。
待那时,鱼肥蟹美,虾蛎满舱……
南海的馈赠将随潮汐涌入千家万户。
南海(阳江)开渔节时的渔港,近千艘渔船奔赴远洋,开启耕海牧渔的作业生活。南方+记者 张令 摄
顺时而食,何方寻佳味?
岭南大地正奏响一首丰饶之曲。
黄金柰李挂满枝头,
龙眼甜香弥漫市集。
韶关乐昌九峰山上,黄金柰李挂满枝头。
秋来莲藕盛产,
又是广东人大展身手的时候:
嫩藕脆甜,炒食最宜;
老藕粉糯,煲汤一流。
老广还会把藕制成藕粉或蜜饯,
闲时来一口,聊以慰藉腹中馋虫。
广东茂名茂南区镇盛镇樟岭村的莲藕基地,工人们在挖藕。来源:茂名发布
过立秋,天南地北习俗大不同。
北方流行“贴秋膘”以增强体质,
南方则爱“啃秋瓜”以消暑散热。
汕尾和顺村还有“炒菜茶”的习俗:
主人家以热腾腾的猪骨汤代茶,
加上炒制好的时蔬、瘦肉、米粉丝等丰富食材,
邀请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品尝,共庆收获之喜。
广东汕尾的特色小吃——菜茶。来源:汕尾市地方志办
年华已过半,忽而又立秋。
无需遗憾,不必惆怅,
只因天朗气清、丰收已在望,
愿诸事顺吉,愿硕果满堂!
| 编者按 |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诗意表达。
2025年,南方+客户端携手广州美术学院,推出新一季节气系列报道,以中式美学的优美意境,与广大用户一起跟随节气的脚步,感受时序轮转中的岭南韵味,共同传播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。
策划:王溪勇 李贺 刘平云
统筹:纪蓓 李培 何勇荣 胡良光 张哲 张西陆
执行:刘子葵 李珩丹 黄启帆
设计:李婷婷 程子宜
动画:甘展平 张瑞威
撰文:南方+记者 徐子茗 卓佩仪掌上世界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