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——“童声耀湾区拾梦向未来”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启幕中鑫优配,400多名来自粤港澳的少年儿童与演艺明星、文化嘉宾共同登台,用一首首富有童趣与地方特色的童谣,讲述成长、传承文化。
珠海的孩子们也登上了舞台,展现出少年的蓬勃朝气。2020年以来,珠海共选出68首原创岭南童谣优秀作品,其中11首在省里获奖:《时光的航船》摘得一等奖,《未来的号召》等4首获二等奖,《牛娃踏春》等6首获三等奖。这些带着珠海印记的“有声教科书”,陪着孩子们一路成长。
近年来,珠海市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从价值引领、体系构建、环境净化等多维度下功夫,一系列接地气、有温度的举措落地生根,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。
价值引领理想信念种子植心田
思政课需“走心”,才能“入心”。珠海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生活、社会实践,让理想信念在孩子们的心田悄然生根。
“香山大思政”活动就是个生动的例子,209场活动让孩子们在与榜样对话中感受信仰的力量。道德模范、大国工匠、优秀运动员等“大咖”走进课堂,分享奋斗故事与人生信念,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。
不仅如此中鑫优配,珠海每年开展500余场经典诵读、国旗下讲话、学雷锋志愿服务等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主题教育系列活动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、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。
榜样的力量是最好的引导。珠海每年坚持选树约30名事迹突出的年度珠海“新时代好少年”,为未成年人树立自立自强、崇德向善、顽强拼搏的榜样。
杨皓森来自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附属初中,曾多次在无人机大赛、天文知识竞赛等全国比赛中获得好成绩。“作为一名‘新时代好少年’,我感到非常自豪,今后我会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,让自己越来越优秀。”杨皓森说。
珠海市斗门区容闳学校的学生高梓淇也是一名“新时代好少年”,她品学兼优、多才多艺,多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。“今后,我会更加努力学习,争取掌握更多本领,长大以后建设美丽祖国。”
体系建设校家社织密协同育人网
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呵护。珠海用一张“学校、家庭、社会”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网,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步。
学校是主阵地。珠海实施“科教筑梦”工程,全市中小学校100%聘任科学副校长,带着孩子们在实验室里畅游知识海洋。义务教育阶段,珠海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,积极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,大力推进军体拳、武术进校园。
在珠海,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覆盖,全市所有学校配齐配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,为孩子们的情绪“减压松绑”。珠海市实验中学、珠海市香山学校摘得全国文明校园称号,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鲜活写照。
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课堂。今年以来,“德行珠海·亲子讲堂”等11场家庭教育活动持续升温。“教联体”以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载体,覆盖全市各镇街,线上线下齐发力,为家长答疑解惑。
“2025家庭教育宣传月”活动期间,珠海组织45个幼儿园与40个社区结对共建,开展亲子阅读、家庭咨询等活动。深入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,邓月葵家庭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。
社会是最广阔的课堂。在烈士陵园、杨匏安陈列馆,孩子们聆听讲解,感受先辈的坚定信念;“清明祭英烈”“追寻红色记忆”等教育活动,厚植家国情怀;一批贴近少年儿童的舞台剧、音乐剧陆续亮相,用艺术激发成长的力量。
珠海广泛发动社会资源,今年已开展“润心伴成长,同心护未来”“微心愿点亮计划”等暖心活动近20场,守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。同时,保持4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运作,今年以来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。
南方日报 南方+记者 蒋欣陈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